【2019精品教育语文A版小学四下《鸟的天堂》ppt课】一、教学目标
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《鸟的天堂》这篇课文,理解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之情,感受文章中优美的语言表达和生动的描写手法。同时,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,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。
二、教学重点与难点
- 重点: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作者对“鸟的天堂”的情感。
- 难点: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,如比喻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并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。
三、教学过程设计
1. 导入新课(5分钟)
- 通过展示“鸟的天堂”相关的图片或视频,引发学生的兴趣。
- 提问:“你见过什么样的鸟群?你觉得它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?”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与动物的关系。
2. 初读课文(10分钟)
-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,整体感知文章内容。
-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字词的读音和理解,特别是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。
3. 精读分析(20分钟)
-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,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榕树和鸟群的句子。
-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和画面感,如“枝上生根,根上又生枝”、“鸟儿欢叫”等。
4. 合作探究(10分钟)
- 小组讨论:作者为什么称这棵大榕树为“鸟的天堂”?
-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,谈谈自己对“天堂”的理解。
5. 拓展延伸(5分钟)
- 播放一段关于自然保护区或鸟类栖息地的视频,拓宽学生的视野。
- 布置小作文:《我心中的“鸟的天堂”》。
四、板书设计
```
鸟的天堂
——巴金
榕树:茂盛、生机勃勃
鸟群:热闹、自由、和谐
情感:热爱自然、赞美生命
```
五、作业布置
1.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,并尝试仿写一句。
2.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象,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看到的美景。
六、教学反思
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,感受作者的情感,同时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。在今后的教学中,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,提升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