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翻译全文】《和答弟志和渔父歌》是唐代诗人张志和与其兄长张松龄之间的一段诗文唱和之作,内容以自然、隐逸、超脱为主题,展现了道家思想与山水情怀的融合。此诗原为张志和所作,后由其兄张松龄以诗相和,表达对弟弟诗中意境的理解与回应。
原文:
《渔父歌》(张志和)
西塞山前白鹭飞,
桃花流水鳜鱼肥。
青箬笠,绿蓑衣,
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《和答弟志和渔父歌》(张松龄)
乐在风波钓是闲,
草堂松下水云间。
身无外物牵,心有天机转。
一舟一笠任浮沉,
何必尘寰觅彩笺?
翻译与解读:
《渔父歌》翻译:
西塞山前,白鹭在空中飞翔,
桃花盛开,溪水潺潺,鳜鱼肥美。
戴着青色的斗笠,披着绿色的蓑衣,
在微风细雨中垂钓,不必回家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水画面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。他不拘泥于世俗纷扰,甘愿在自然中度过一生,体现了道家“顺其自然”的思想。
《和答弟志和渔父歌》翻译:
我在这风波中垂钓,心中感到无比悠闲,
在草堂边、松树下,与水云相伴。
没有外物牵绊,内心却充满天机。
一叶小舟,一顶斗笠,随波逐流,
何必在尘世中寻找那些虚华的文字呢?
张松龄在这首和诗中,不仅回应了弟弟的诗意,更进一步深化了其中的哲理。他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追逐名利,而是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由。他赞赏弟弟的生活方式,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超然境界的认同。
总结:
《和答弟志和渔父歌》不仅是兄弟间的文学唱和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“隐逸”精神的体现。它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、回归自然、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生活状态。无论是张志和笔下的渔父,还是张松龄的回应,都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哲学意蕴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隐逸诗风或张志和、张松龄的生平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